自當選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以來,魏長芝認真履行人大代表職責、密切聯系群眾,廣泛傾聽群眾意見,不斷加強云蒙村的政治文明建設、提高物質文明水平,增強精神文明程度,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認真履職,認真踐行代表職責
本著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的態度,魏長芝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履行代表職責。
“幾年來,我每次出席代表大會前都要走訪群眾,了解情況聽取他們的意見,把會議期間要提交的建議準備好電子版和紙質版,并在會議期間認真討論和審議報告,積極發表意見建議。”魏長芝說。
閉會期間,她更是積極參加省市縣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各項專題視察和各項調研活動,認真處理好本職工作與行使代表職責的關系,合理安排時間,做到兩不誤、兩促進。尤其在行使人大代表職能時,能加強與群眾聯系,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監督作用。
比如,為了惠農資金落到實處,本人主動帶動村兩委班子對10戶異地搬遷戶舊宅基地騰退補助面積進行核查、查出200平方米不實數據更正核實后上報,為殘疾群眾陳家龍等挽回政策補助資金四千多元的損失。
真抓實干,脫貧摘帽如期完成
“脫貧致富不能空談,產業才是百姓的希望!”在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時,魏長芝結合村子實際,重點展開傳統產業烤煙種植,地黃、玄生、板藍根等中藥材栽植。
發展烤煙種植400畝,人均增收900元;中藥材種植200畝,貧困戶人均增收300元;種植段木木耳500架,貧困戶人均增收200元……真抓實干,魏長芝一步步實現了老百姓的收入增長。
與此同時,她加大民生設施建設,院落硬化100戶8000多個平方,涂白房屋70多戶5600平方,安裝太陽能路燈160站,爭取海外聯誼會捐款修公廁一所,大幅提升百姓的精氣神。
在魏長芝的不斷努力下,云蒙人居環境質量全方位得到明顯提升,村容村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全村如期摘帽脫貧,多次獲得市、縣表彰獎勵。
發揮作用,為民辦實事解難題
恪守“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使命是魏長芝萬千執著的不竭動力。
任代表職務以來,魏長芝走訪選民1300多次,向上級人大和政府反映問題,針對農村人居環境調查撰寫了《關于加大偏遠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力度的建議》等30多個建議,分別在各級人代會上提出。
云蒙村是兩村合并的大村,村域面積30平方公里,下轄5個村民小組,交通條件落后,僅有4.5公里長的一條水泥路,坑坑洼洼,群眾盼望修路改善生產生活交通條件欲望強烈。“在多次代表會期間,我都作為建議提出,為村上爭取資金130萬元,村上達到了組通水泥路,戶通水泥路,交通條件得到了徹底的改善。”魏長芝說。
云蒙村三組王能銀半身癱瘓,妻子患一級精神病,兩口無兒無女,村里無人能護理這個家庭,魏長芝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頭。她一方面和民政部門聯系,親自把王能銀送往醫院調理治療,一方面安排自己丈夫冰天雪地往返幾十公里,負責照看夜不歸宿,點食不進,無人愿意看管的毛義蘭的安全及一切生活。周邊群眾直夸魏長芝夫妻倆關心毛義蘭,勝似娘家人……類似的事很多,面對困難群眾,魏長芝認真研究后把他們按困難程度進行細分,然后采用各種適當的方法分類解決。
“我生活在基層,接觸最多的是民生民愿,為了做好‘下情上達’,每一次代表會我都會認真傾聽、記錄,把會議精神傳達給廣大選民,讓廣大群眾感受政府的工作成績和各項惠農政策!”魏長芝說。
本報記者 王何軍
責任編輯:胡睿琳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